了解自动火灾报警系统

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任务概述

1.1 概述

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是由设备组成的系统,能够自动探测火灾并报警(依据越南国家标准 TCVN 5738-2001)。该系统包括:火灾报警控制中心、火灾探测器(感烟器、感温器等)、报警设备(警铃、警灯、手动报警按钮)及其他外围设备。

1.2 系统任务

  • 在系统保护区域内,能够快速、准确、及时地自动探测火灾;

  • 自动发出报警信号、状态指示信号,并向相关设备发出控制信号以执行特定功能;

  • 对于使用烟感探测器的系统,还可提前进行预警,如探测无明火的阴燃或即将发生火灾的迹象。

1.3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分类

根据探测器的工作原理:

  • 感烟型系统: 通过探测区域内烟雾浓度的变化来报警;

  • 感温型系统: 通过探测区域内温度的变化来报警;

  • 火焰探测型系统: 基于火焰光强度变化的探测器;

  • 复合型系统: 结合两种或多种探测原理,如烟感+温感,温感+火焰等,探测多种火灾参数。

根据系统技术特性分类:

  • 区域报警系统(常规型,Conventional Fire Alarm System):
    可对一个区域内的火警进行报警,区域面积可从几十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。

  • 地址报警系统(Addressable Fire Alarm System):
    可精确指示每一个具体探测器或设备的火警位置,通常每个地址覆盖几十平方米。

  •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(Intelligent Fire Alarm System):
    除地址报警功能外,还可检测安装区域的环境参数(温度、烟雾浓度等),并可根据设计需求调整报警阈值。

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

2.1 系统工作状态

  • 正常待机状态(无火灾);

  • 报警状态;

  • 故障状态。

2.2 工作原理

  • 正常待机状态:
    控制中心持续监控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,探测器及模块定时返回信号。系统周期性打印系统状态与需保养设备信息。

  • 故障状态:
    若接收不到设备反馈或收到故障信号,系统转入故障模式,信息在LCD屏上显示,故障消除后自动恢复。

  • 报警状态:
    当探测区域发生火灾(温度、烟雾、光强等变化超过设定阈值),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(含报警信息和地址信息)传回控制中心。控制中心处理信号后,通过LCD与报警器显示具体报警位置并启动相关外围设备(声光报警器、排烟、联动设备等)。

  • 状态变化监测功能(可选):
    如系统设置了监控功能(例如消防泵启用、水流开关动作等),设备状态变化时,控制中心会提示相关信息,恢复后系统自动退出此模式。

2.3 技术要求(依据 TCVN 5738 – 2001)

  • 能迅速探测火灾并准确报警;

  • 火警信号应清晰明确,使人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;

  • 抗干扰能力强(可使用屏蔽线或金属管走线);

  • 能清楚显示系统任何故障;

  • 火灾未发生前,系统不得因火引起局部或整体瘫痪;

  • 系统应在任何电源条件下持续运行(AC/DC);

  • 探测器与控制中心连接应匹配(电压、信号类型等);

  • 系统应高度可靠,能准确执行设定功能而不误报;

  • 系统中某部分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系统运行;

  • 系统各组成部件应满足相应技术标准。

火灾探测器

3.1 概念与任务

3.2 概念:

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对环境参数变化(温度、烟雾、光等)敏感的传感设备,当环境因素达到设定阈值时生成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中心。

3.3 任务:

当监控环境的火灾因素变化达到探测器的设定阈值时,探测器发出电信号,相当于火灾现象与报警系统之间的“桥梁”。

探测器发出信号的两种主要形式:

  • 接点开闭信号(常开/常闭触点);

  • 电流变化信号(快速变化的模拟量)。

火灾探测器的分类

4.1 按工作原理分类:

  • 感温型: 基于温度变化;

  • 感烟型: 基于烟雾浓度变化;

  • 感光型(火焰型): 对火光变化敏感;

  • 复合型: 同时探测上述两种或多种变化。

4.2 按供电方式分类:

  • 主动型探测器: 无需持续供电即可工作;

  • 被动型探测器: 需持续供电才能工作。

4.3 按技术特点分类:

  • 常规探测器: 用于区域报警系统;

  • 地址型探测器: 用于地址报警系统。

4.4 按运行模式分类:

  • 定温探测器(极大值);

  • 差温探测器(变化率);

  • 复合型(定温 + 差温)。

火灾探测器的结构与原理

5.1 结构组成:

虽各类探测器因原理不同而结构各异,但基本包含以下部分:

  • 传感元件: 最核心部件,感应环境参数变化并在达到阈值时转化为电信号;

  • 信号电路模块: 电子电路,负责将传感器信号输出至报警系统;

  • 外壳/底座: 固定设备并起到防护作用。

5.2 工作原理:

火灾发生时,环境参数(烟、热、光)变化,传感元件感应这些变化后生成电信号,通过信号模块传输至报警控制中心,触发后续报警与联动动作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